金融财经

小程序美工 邓小平是个体育迷:夸刘国梁是好苗子,赛事紧张时也会“不淡定”

发布日期:2024-09-06 05:54    点击次数:164

小程序美工 邓小平是个体育迷:夸刘国梁是好苗子,赛事紧张时也会“不淡定”

邓小平同志是个十足的体育迷,平时关注赛场风云,自己也始终坚持健身锻炼,身体力行倡导发展体育事业小程序美工,主张“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他曾说:“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法,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重要表现。”

晚年退休以后的邓小平,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热爱体育的他,除了会更加频繁的锻炼以外,还经常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各类体育比赛,他甚至可以清楚的记住几十个体育运动员的名字和籍贯。

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场在成都举行的乒乓球大奖赛,一名河南籍的乒乓球小将引起了他的注意,看着这名乒乓球小将在赛场上的表现,邓小平欣赏地说:“这小子,真不错,是个好苗子!”

主图设计

这名被邓小平看好的乒乓球小将,就是如今小程序美工的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

眼光毒辣,高瞻远瞩的邓小平,在观看体育赛事时有时也会一改平日地沉着冷静,为运动员们紧张不已。当赛事进行到紧张的阶段时,他也会十分“不淡定”。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邓小平同志的体育情结,以及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吧。

全方位的体育爱好者

邓小平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的这番话未必是针对体育行业说的,但是这其中的突破、进取、创新、坚持的精神却与体育精神不谋而合,而有着如此精神的邓小平同志是个十足的“体育迷”,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世人的印象中小平同志一直身体硬朗,精力充沛,这除了因为其拥有着超于常人的思想境界以及革命意志以外,还因为他有着终生坚持体育锻炼、有意强健自己的体魄、磨砺自己意志的习惯。

邓小平同志从小就喜欢运动,运动的好习惯伴随了他的一生,一直到九十多岁他也在坚持运动。而且,邓小平的体育爱好还十分广泛,足球、游泳、散步、排球、下棋、打牌等等,很多运动他都愿意尝试,并且乐在其中。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十分喜欢足球这项运动。他青年时期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曾为了看一场足球比赛,将自己的衣服给当掉换钱买了门票。

那是1942年,体育顶级赛事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举办,世界上最顶级的各行运动员选手全都汇聚在此,足球比赛自然也令人期待。

正在法国留学,且十分喜欢足球运动的邓小平对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十分向往,但一直是勤工俭学的他,荷包中并没有富余的钱让他来购买门票。

但是他实在太想一睹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风采了,于是他回到住的地方之后,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一件还算值些钱的皮大衣上,他思考了一下,决定将其当掉。

拿着用皮大衣换来的钱,他买了一张足球比赛的门票,但是位置十分的靠后,甚至都难以看清球员是谁。不过,邓小平却看得津津有味。

1990年意大利举办世界杯比赛的时候,邓小平已经是86岁的高龄,但是国内对此转播的52场比赛,他却足足看了50场。

由于年事已高,没法熬夜观赛,他就托人录下来,之后再看。并且为了能够沉浸其中,他还会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剧透,让他自己来感受赛场中的每一个变化。

除了热爱足球以外,邓小平同志还是一位游泳爱好者。邓小平同志喜欢游泳,但平时不愿意在游泳池中游,而是要到大海里畅游。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对此解释道:“我爸是觉得泳池太小,里面的水又是死水小程序美工,不如大海流通,变化多样。……他就想迎着波浪,顶着海风,钻到水中,往大海深处前行。”

1983年6月和9月,他两次去往大连视察海陆空三军部队,期间,已近80岁的他每天都坚持到海中游上一会。

九月末,大连的海水体感已经十分冰凉,但邓小平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要到海中畅游一番。他先是健步走到棒棰岛海水浴场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然后就向清澈但冰凉的大海走去。

海风微寒,海水透凉,但邓小平同志在青蓝色的海水中却胜似闲庭信步,还不时地变换着泳姿,好不潇洒、自在。

有时一些连队的战士和工作人员会与他一同畅游,邓小平就一边游一边与战士们亲切交谈。这天同他一道畅游的是全国闻名的驻军某部“先遣渡江英雄连”的战士,邓小平得知后,笑着说:“怪不得你们游的这么好,原来是闻名全国的水上蛟龙,十分高兴今天与你们同游,不如,我们比试比试。”

说完,就迅速向远方游去,精力充沛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来是80岁的老人。

邓小平还十分喜欢散步,邓小平同志住过的将军楼中,院子里草地上有一条清晰可见的小道,那时邓小平散步时一脚一脚踩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在院子里散步时,微低着头,迈着轻快的步子。有时他将左手插进口袋里,右手十分有力的前后摆动,有时他索性将两只手都插进口袋里,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极其威风,旁人见了都说这是因为小平同志心中有着必胜的信念。

70多岁的时候,邓小平还徒步登过黄山,那次黄山之行让随行的许多年轻工作人员记忆深刻。只见,邓小平同志身强力健,兴致勃勃地往山顶走,而有些工作人员却是气喘吁吁地跟在他的身后,累的直摇头。

晚年退休在家休养的邓小平也没有放弃散步这一习惯,每天清晨,邓家大院中总有小平同志的身影,他围着院子一圈一圈的走,直到整整走够12圈。有时候,小平同志的小孙子和工作人员也会陪他走上几圈,但他们总走里圈,邓小平笑他们:“你们这是‘偷工减料’。”

除了消耗体力的运动,邓小平同志还热衷于消耗脑力的劳动——桥牌。

作为桥牌运动的爱好者,邓小平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为感谢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桥牌发展所做的贡献,国际桥牌协会还授予了他“戈伦奖”。之后,邓小平还出任了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并获得了世界桥牌联合会颁发的“世界桥联荣誉金奖”。

除了他对桥牌推广的巨大贡献以外,他的牌技同样值得说道。有一次,他和胡耀邦、万里应等人应邀参加文津俱乐部的桥牌比赛,牌场上,他思维敏捷、牌风冷静、攻守自如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最终以多年来积累的深厚功底,把把出奇制胜,打了个漂亮的20VP比0的战绩。

他还喜欢和高手过招,他表示:“打牌嘛,自然要和高手过招,即便输了,也颇具味道。”但“桥牌女皇”杨小燕在和邓小平打过几次牌之后,称赞说:“邓公的牌技称得上是专业水平。”

邓小平说过:“我用游泳锻炼身体,用桥牌来训练脑筋。”正如他所说的,他打桥牌时,专心致志,什么也不会想。而这种思考对他来说是脑筋“锻炼”,亦是脑筋“放松”。

观看体育赛事的不同表现

身为一个资深的体育运动爱好者,邓小平对于体育赛事的观赏水平很高,不论是对一场比赛的整体表现,还是某一运动员的发挥情况,抑或是最后的得分结果,邓小平同志都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眼光。

1958年劳动节当天,国家足球队举行了一场名为“劳动者杯”的比赛,作为足球运动的资深爱好者,邓小平专门赶去看了这场球赛。不过这场球踢让邓小平很是失望,他落座没多久就看出来这场球赛“不对劲”,结果,他没等到球赛结束就提前离开了观众席。

原来这是场假球,对抗双方都想赢得这场球赛,于是他们暗中商定以平局的形式结束这场比赛,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双方2比2打成了平手。

事后,邓小平专门将相关负责人叫了过去小程序美工,批评道:“你们讲好了结果再打比赛,这有什么意思?这种假球以后绝对要不得!”

对邓小平或者中国足球有深入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网店装修邓小平是主张把中国足球推向国际的第一位领导人。他对于国足可谓是关心备至,花费了很多心思,不仅大力支持其发展,还亲自到队伍中去给运动员们加油打气。

但国足一直没有崛起,这让邓公有些郁闷,他在一次看球时对家人说:“我生平最喜欢看足球,但看了几十年就是有股闷气不能出!”也曾指出:“中国足球要搞上去,要从娃娃、从少年抓起。”

当然也有让邓小平同志看的比较满意的比赛。

1992年,在中国成都举行了一场乒乓球大奖赛,这场比赛中,来自八一队的河南籍乒乓小将刘国梁发挥十分亮眼,年仅16岁的他连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泽洙等世界名将,他使用的直拍横打的技术也得到了大赛的检验。

这场比赛,热爱观看各种体育赛事的邓小平同志没有落下,看到刘国梁不俗的表现之后,邓小平同志忍不住脱口而出:“这小子,真不错,是个好苗子!”言语之中,满是欣赏和赞许。

众人闻言转头看,果然见邓小平乐的见牙不见眼。

如邓小平所言,刘国梁这个“好苗子”长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届的顶梁柱。他是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第一个大满贯得主,退役之后一直在中国乒乓球队担任教练,18年当选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如今又被提名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为我国培养出了14个世界冠军。

运筹帷幄、沉着冷静的邓小平同志也会为运动员们“不淡定”。

那是“大魔王”邓亚萍的一场比赛,决胜局。比赛就要接近尾声,但对手又再一次将比分追平,所有人屏息以待,包括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直播的邓小平。终于,邓小平又超过了对方一个球,但很快对手又追了上来。

陪同邓小平观看比赛的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她竟紧张的有些不知所措,有点不忍心盯着屏幕看的她,转头看向了首长邓小平。只见,邓小平同志也是满脸的紧张之色,他的眼睛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大气也不出。

直到邓亚萍最终赢得了比赛,邓小平同志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候他才说:“好紧张啊,这场比赛叫人看的。”工作人员深感同意。

过了一会儿,邓小平还沉浸在比赛的胜利中,他说:“来,让我们给运动员鼓鼓掌!”说完,他就热烈的鼓起掌来,实际上屋里只有他和另一名工作人员两个人,工作人员没有见过邓小平同志如此“不淡定”的时候,还沉浸在比赛中胜利的喜悦中没有出来的她又被惊住了,迟钝了一下,才跟着鼓起掌来。

通过邓小平同志观看不同比赛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他,也可以看出他为人的原则和处世的风格。

“体育迷”的“奥运梦”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事业也不例外。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反华势力在推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所以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一部分人为此极力阻止中国体育组织行使合法权利,中国奥委会也因此在1958年被迫宣布中止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这之后,中国为能够重新返回奥委会做了大量的努力,但由于国内外各种情况的影响,一直未能成功。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十分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中国的体育健儿能够走向国际舞台,尤其是到奥运会上一展风采。

为了使国际奥委会中我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邓小平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4年1月,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向邓小平汇报体育工作,但整个汇报都没有提及我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事情,邓小平却直接指出:“要费力气,花功夫,想办法,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以及其他国际单项运功联合会中的合法席位,提高我国体育运动在国际上的地位。”

同年3月,邓小平在接见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秘书长冈加时说道:“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包括国际奥委会,将中国排除在外,这样对待中国是不公平的,并且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不能参与到国际体育赛事中,对世界体育也是不公平的。我们同是第三世界国家,当初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时曾得到了非洲朋友的支持,现如今,希望中国在恢复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地位时也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不仅是非洲,邓小平同志一直在国际上传达着“中国希望恢复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高,水涨船高,中国的体育运动水平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合法席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但还存在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即台湾问题。当时,台湾还是被承认的国际奥委会成员,如果大陆恢复国际奥委会成员的席位,那么在国际上,势必会造成“两个中国”的局面。但如果将台湾排除出去,那么台湾的运动健儿就会失去参加比赛的资格,这对于台湾的运动员们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台湾问题带来的两难处境,使得中国重返奥委会的谈判无法继续进行。直到1979年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国家体委对于解决台湾的问题才有了新的思路。

国家体委在邓小平的这一构想上,大胆地提出了解决合法席位的新设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对台湾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经过改名、改旗、改徽之后,继续留在国际体育组织中。

当然,每一个大胆的想法都会引来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个新设想在提出之后,同样,有赞同,有反对。在僵持不下的时刻,邓小平站了出来,亲自拍板,对于国家体委提出的这个新方案表示同意,算是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此后,在同国际奥委会的谈判过程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问题,在关键时刻,都是邓小平对决策进行了拍板,又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我国最后进入国际奥委会铺平了道路。

终于,在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的名古屋召开了会议,会议研究并最终通过了中国体委提出的方案,至此,新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中国的奥运健儿也终于再返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从此拉开了中国的辉煌篇章。

1984年,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时,邓小平激动不已。

之后,他在与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体育运动搞的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着这么多人,吸引着这么多观众、听众,一定要把体育搞起来。”

并且邓小平同志还是第一个提出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中央领导人。曾在79年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举办奥运会的设想,他说:“奥运会4年一次,1984年和1988年都要举行。1984年不一定行,但到1988年时,也许我们可以承担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984年办奥运条件困难一点,1988年条件就成熟了。”

不过,那时的中国还不足够具备举办奥运会的条件,但邓小平没有气馁,后来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这也是为之后举办奥运会做准备。邓小平对这一盛会十分关心,还在那时带了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

在考察奥运会的筹备情况的时候,他关切地问:“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定了没有?为什么就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经过各方努力,中国于1991年12月,由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代表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书。但后来,北京以两票之差失去了承办这会奥运会的机会。

邓小平对于这件事情也表示十分遗憾,但他却对国家体委主任这样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并意味深长地告诫国家体委主任:“西方什么允诺都靠不住,不轻信允诺,这个道理要记住好多年。”

1998年,经中央批准,北京再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终于在2001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第二十九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奥运会申办成功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中华大地,但那个绝对会为此事欢呼喜悦的老人,此时却已经走了4年了。但不管怎么说,他老人家的这桩心愿终于实现了。

如今,邓公已去,但我们永远怀念他在的那些岁月,也永远感恩他对中国所做的一切。

发布于:天津市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